近日,國務院印發了《關于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的通知》,決定自2022年起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,利用4年時間全面查清農用地土壤質量家底。這是繼1958年-1960年、1979年-1985年兩次后,時隔40年,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于今年開始。
耕地是糧食生產的“命根子”,是糧食安全的基石。我國用占世界9%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20%的人口,得益于土地釋放的生產潛力。如何發揮科技資源與力量實現“藏糧于地”,解決“耕地要害問題”?12月15日,中國農業科學院正式啟動“沃田科技行動”,將在耕地科技創新、長期性基礎性工作、科技平臺建設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、戰略布局,進行體系化的任務部署,促進全院耕地科技創新跨越發展,服務國家“藏糧于地”戰略,支撐解決“耕地要害問題”?!拔痔锟萍夹袆印笔侵袊r業科學院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職責使命,繼實施“使命清單制度”“強種科技行動”后,開展的又一項重大科技行動。
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(糧農組織)日前發布土地及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,在多種因素影響下,全球土地資源等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,國際社會需要高度重視這一容易被忽略的公共政策領域。專家強調,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事關全人類福祉。完善土地資源治理,對于保障食品安全、減少貧困人口、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大力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、水肥一體化、“綠肥”種植等新型技術。荊州區全面示范推廣稻草全量還田油菜免耕飛播生產技術,推廣油菜綠肥1萬畝。石首市、監利市引導新型農業主體利用冬閑田種植紫云英、油菜作綠肥,全面改善土壤肥力,加大綠肥種植技術應用。監利市推廣水稻有機肥+配方肥施用技術、果園沼液循環利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新模式,開展蔬菜大棚智能水肥一體化示范,加強農企對接。